≡
  • 首页
  • 杨明辉简介
  • 科研人员
  • 合作团队
  • 发表文章
  • 组内活动
  • 招聘信息
  • 实验室设备
  •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宁波材料所| English
  • 首页
  • 杨明辉简介
  • 科研人员
  • 合作团队
  • 发表文章
  • 组内活动
  • 招聘信息
  • 实验室设备
  • 联系我们

欢迎江南大学化工学院宋启军教授与王婵副教授来组进行学习交流

        9月23日下午,应宁波材料所新能源王传洗副研究员的邀请,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宋启军教授和王婵副教授来我所进行了学术交流活动,于科研楼连廊619作了“基于纳米材料光电性质的生物传感器新方法研究”的学术报告。
   

       电化学发光法源于电化学法和化学发光法,是一种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的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包括了电化学和化学发光两个过程。作为经典的联吡啶钌电致发光体系,在工作电极阳极上施加一定电压能量时,二价的联吡啶钌被氧化成三价的联吡啶钌,而三价的钌可以被具有强还原性的氨类还原成处于激发态的二价钌,处于激发态的钌以荧光机制衰变并以释放出波长为620nm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实现了超灵敏检测氨类物质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利用原位还原硝基类化合物进一步扩大了联吡啶钌电极的应用范围。此外,宋教授还提出了铱配合物的固相电致发光电极,该电极在实际生物传感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成果。


       荧光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发光性质,在实时生物成像,光催,光电设备,防伪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能。根据荧光材料目前的发展趋势,王老师对自己的研究课题展开了论述,并给我们展示了已经取得的科研成果。如,由于铜纳米簇的化学稳定性较差,因此得到粒径更小的铜纳米簇是十分困难的。王老师就独创了一套可以稳定合成超小粒径铜纳米簇的方法,并利用其红光发光性质,在实时生物成像及温度检测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报告结束后,参会人员就科研实验的结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会后,在王传洗副研究员的陪同下,宋启军教授与王婵副教授对新能源所的实验室及测试平台进行了参观。

                                                                                                (新能源所  胡昙昙)

日期:2017-09-26,   访问次数:4076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2007- 2023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中官西路1219号 Email: qiweiliang@nimte.ac.cn